欢迎访问中道卓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网站!

中道商情

华丽转身:从乡村到城市

发布时间:2017-10-09 浏览量:

任蓉华

  十年前问柴大妈:“才两天咋就回来了,在儿子家住着多好,城里的生活多有滋味啊?”柴大妈摆摆手:“城里是不孬,啥都挺方便,比农村强多啦,可总觉着不接地气,住不惯!”
  十天前,问柴大妈:“您也搬过来啦,在新城还住的惯吧?”柴大妈兴奋地说:“咋能住不惯啊,我在这儿都待了六七十年啦,现在儿子和儿媳也都回到我身边了,他们在产业园里上班,我总觉着像做梦一样,政府把城市搬到咱农村啦。”“这叫换窝没挪窝,政府掏心窝,老百姓暖心窝!”一向不善言谈的柴大爷也插起话来。
  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”曾一度是广大农民向往的城里生活。为了多赚钱,长见识,生活得更体面,他们由农村涌进了小县城,又从小县城“跳”进了大都市。他们舍得下力气,不怕脏不怕累,从最底层做起,相当一部分人终于“扎根”城市,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。然而城市在满足农民朋友精神物质需求,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,开始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:“房奴”的标签,让日子过得紧巴变味;越拓越宽的道路,难以减缓被堵车的几率;由钢筋水泥构筑的“格子间”,让人们感觉逼仄不安;资源环境矛盾日增,挥之不去的雾霾使口鼻“含羞”。尤其居住密集化,人与人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,却谁也懒得看谁一眼,“民至死不相往来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,没有了村邻间的打诨逗趣、相互帮衬,乡情和亲情变得越来越陌生。
 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,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,广大农民实现“城里梦”的希望所在。只有具备了“产城一体化”的条件和因素,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。
  多年来,在离市区几十里外的几个村庄之间,逐步形成了员工达上万名的食品产业园和上千亿元的工业园区,政府联合龙头企业以产业为支撑,以园区建设为载体,形成了“以产促城、以城兴产”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,即产业新城。
  崛起于村庄之间的这座新城,充分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,营造出山体景观,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,并开辟人工湿地,形成滨水公园、市民公园、体育公园,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
  新城一流的主导企业、新兴产业,吸引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精英加入,带动起周边村庄劳动力,使得以往涌入城市的农民朋友竞相“回流”。如今,新城学校从名校引入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,孩子从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到高等职业学院,可充分享受到全教育体系的益处,一毕业即能就近在产业园里找到适合的工作。此外,设施齐全、功能完备的社区医院和大型养老医疗中心的建设,也解决了新城居民就医养老问题。
  吃过晚饭,小区健身广场上响起动感音乐,男女老幼都扭起了舞姿;在收获季节秸秆由大型机械粉碎回田,粮食经过晾晒直接卖给了收购站,保持了小区环境的干净整洁……
  从乡村到城市已渐行渐近,完成了华丽转身,成为环境一流、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,百姓、员工实现了“园区上班,城市安家”的幸福梦想。也才有了文章开头与柴大妈的那段对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作者供职山东阳谷安镇刘庙金凤包装公司)